繁体版 简体版
86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六十一章,如何拦截反舰导弹

唐华、刘鼐、程旺、牧野茂从右后舷的舷梯登上正在舾装的105舰“苏州”号。

现在海军手中较大的舰队驱逐舰有11艘,其中10艘为作战舰,1艘训练舰。

作战舰101~104号是四艘苏援07型驱逐舰,目前已接收3艘,隶属于北海舰队,基地在大连和青岛。

105、106、107是接收的3艘基林级,目前都在舾装,按计划从1955年5月开始每半年交付一艘。

108、109、110是接收的3艘弗莱彻级,也是从1955年5月开始每半年交付一艘。

基林和弗莱彻级暂时归于东海舰队编制下,基地有上海、舟山、基隆、高雄。

大名鼎鼎的“雪风”/“丹阳”/“罗炳辉”号训练舰,舷号81。这艘前日本海军阳炎级驱逐舰是许多大战役的见证人,堪称二战活化石,我军接收后确定修复。1952年中苏海军的合作协议执行后,我军还向苏联学了海军军舰的命名系统,因此就制定了训练舰以人名命名的规则。

今天“苏州”号的改装工程暂歇一天,唐华走上甲板,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具双联装的回旋倾斜式导弹发射架。

刘鼐:“这个红旗-4的发射架现在是个配重模型,上面的两发弹也是木质模型。当然,发射架下面的弹药库舱室我们已经按图纸的规划改建好了。”

唐华:“新的导弹发射架机构很复杂,要做到快速提弹、快速装填,还要极低的故障率。我们应该多给二机局一点时间。”

刘鼐:“其实发射架的测试已经通过了验收,量产的发射架明年1月就会往上海运,运过来装上,这条舰就可以交了。”

第二机械局是战术导弹局,红旗-4导弹整套系统——包括发射架在内,都是二机局的工作。

“苏州”号在舰体后部的高平台装一部双联装红旗-4发射架,使用射程25公里的増程型弹,舰内弹药库备弹24枚,双臂发射架最快装填速度15秒一轮(两枚)。

从发射架往舰首的方向走,先是一个新搭建起来的后桅杆,上面装一部搜索雷达和一部火控雷达。

接着在两座烟囱之间,是2部四联装鹰击-2反舰导弹的发射箱,四联装发射箱屁股冲着舷外的大海,这样导弹发射时的尾焰就只喷海水。

走过前烟囱是桅杆,原来基林级的“一根杆”式桅杆已经拆掉了,装上了新的更结实牢靠的桅杆。

再往前是舰桥,被开了几个大口子,舾装的时候要往里面装新的设备。

舰桥前面本来是2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现在2号炮塔已经被拆掉了,原地装上了一门苏制v11双联装37毫米高炮。就是后来的61式双37炮的样子。

这门双联装127毫米炮塔拆掉之后,整个基林级能减重不少,刚好可以抵消加装两种导弹系统增加的重量。

“基林级可视为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的放大版,”牧野茂说,“我以前研究图纸,现在研究了实舰,虽然有浪费吨位的缺点,但是正因为初始设计在吨位方面特别奢侈,所以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程旺:“基林虽好,可惜不是目标舰,正在从苏联引进的56型也不是目标舰,看来咱们的目标在很远的地方啊。”

唐华:“也不是这么说,设计院的船模水池里应该能看见目标舰的水线模型了吧?”

……

“在规定的4800吨排水量和小长宽比框架下,军舰是可以用72000马力达到您所要求的航速,”牧野茂说,“甚至在线型经过第三次优化之后,我们取得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航速数字:33.1节,误差是正负0.3节。”

船模试验水池没在运行,水槽里的水安安静静的,木质舰船模型都被吊上了岸边。

唐华仔细端详4800吨舰型的水线以下部位。之前他认为4800吨、长宽比8.5:1、方尾的舰型能达到的最高航速在32节左右,不过现在航速的优化略微超出了原先的预估。

舰首是两端互反弧线连接的飞剪型首。舰首之后舰的前半段部位有一个轻微的内凹线形,就像鸭滑或者大和那样。

怪不得航速这么高……

这种舰首真的是低阻力高航速,但是加工建造有点儿麻烦。后来各国对军舰的航速要求更低的时候,就干脆不用飞剪首了。

“这是您自行研究的排水量更大的舰型模型?”唐华看见旁边还有一个大一号的战舰水下部分模型。

“这是6000吨模型,长宽比9.6:1,航速是30.5节。”

再大一点就赶上167舰了。但驱逐舰目前可能还用不着这么大的排水量。再说6000吨的驱逐舰也有点贵。

“刘部长,唐部长,”牧野茂说,“其实我对舰体结构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果能提供一些钢铁材料、工人和加工工具的话,我想在研究院附近搭建一艘缩比的军舰内构模型,测试一下龙骨、舰肋等主体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

唐华:“大约多大比例尺的模型,1:10,1:8,还是1:6?”

牧野茂:“1:8的比例。”

模型的钢铁肯定不成问题,4800吨的军舰,1:8的模型用材也不到10吨。就让牧野茂带着一群实习生们继续练手吧。

“老刘,海军在渤海搞的舰艇对空防御测试应该结束了吧,”唐华转头问刘鼐,“不知道结果怎样。”

……

舰艇对空防御测试当然不是防飞机,而是看看能不能打下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是鹰击-1。拦截的武器先用红旗-1和红旗-2做的测试,有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1953年底生产的鹰击-1巡航高度是100~150米,红旗-1和红旗-2最低拦截高度可以到50米,理论上肯定是能拦截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鹰击-1导弹太小,目标小了雷达反射截面小,回波信号弱。如果雷达捕捉不到鹰击-1,那防空导弹就一点用没有。

测试结果,红旗-1和红旗-2的拦截率都很糟糕。

红旗-1双发拦截5次,击坠靶弹2次。红旗-2双发拦截5次,击坠靶弹1次。

单发拦截,红旗-1和红旗-2各进行了10次拦截测试,拦截成功率分别是30%和20%。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