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86看书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85章,现在不考虑分洪

“已经调动野战军部署到黄河中下游了?主席亲自压阵?”

7月预定的行程,先去长春,再回头到沈阳、本溪。临走之前得知黄委会甚至整个北方的人力物力都动了起来,准备迎接黄河中下游极可能出现的大险情,唐华不由得十分惊讶。

原本的历史位面,1958年的黄河特大洪水是1919年黄河有水文实测资料之后记录的最大一次洪水,超过了1933年的黄河特大洪水,而且因为洪水是短时间大量降雨堆出来的,给地方政府留的反应时间很短。

在原历史位面,黄委会硬顶住了超大洪峰,黄河大堤没有决堤,只有部分漫顶。但其余的损失也不小:黄河铁路大桥的桥墩被冲跑一个,京广(平汉)铁路中断;分洪入湖和漫顶淹没耕地304万亩,房屋倒塌30万间。

“这一次也是史无前例了,仅凭中长期天气预报,黄委会就开始布置预防性措施,当7~10天中期天气预报得出同样的结论时,主席亲自到郑州压阵。”李复春说,“主席现在特别信任计算机和其他所有的高科技工具。如果不是主席拍板决策了,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和物资调集。”

唐华点点头,没说什么,不过嘴角是有笑意。

“不过我从苏联回来以后这一个月,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是略有提升。”

……

7月12日。

驻马店、周口的气象站的系留气球准确探测到了从东南往西北而去的暖湿气流。这已经不是中期天气预报的范畴,而是短期天气预报了。

现在黄河流域未来两三天的天象已经很简单:7月14日,暖湿气流会在黄河上空与冷空气碰撞,先在洛阳-郑州-焦作之间下一场大雨,然后降雨会移至稍上游的三门峡一带。在三门峡的降雨量会超过洛阳,并且持续至少两天。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

铁道兵第5师约两千人的工程部队聚集在大桥南北,黄河中还有工程船只来来往往,满载着一船船的石片,每艘船在一个桥墩的上游十几米处抛锚停船之后,将船上的石片倾倒在桥墩前。

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是清末修建的铁路大桥,1905年随平汉铁路通车而完工。

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桥梁的基础挖得不深,大桥桥墩是扎在淤泥里,而非岩石层里。所以民国时大桥的维护队就学会了在汛期扔石片巩固桥墩这一招。正因为这桥太烂,第二座郑州黄河大桥——嘉应观黄河铁路大桥现在已经开工,可能过两年就竣工投入使用了。

“嘟——嘟——”火车头的汽笛连续鸣响,提醒桥上如果还有忘记挪窝的工作人员,就赶紧闪开。

车头推着长长的货车队列,每个车皮里面装的全是湿沙。重重的车皮压上大桥,在大桥停了下来,接着是第二列、第三列……直到把整个黄河大桥都铺满,压住。

车皮推到位之后,火车头就脱钩撤走了。车皮压大桥防止桥被洪水冲倒,但万一桥塌了呢。车皮冲走就算了,火车头现在还是很宝贵的东西。

……

7月13日。

斯塔格坐飞机从上海直飞郑州。当然是蹭的涂长旺的飞机。

“当所有人都退却的时候,只有我们在前进。”

斯塔格迈开大步走着,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斯塔格卡其色短袖衬衣、短裤,但仍一丝不苟地打了领带,靴子干净,皮带扣闪亮,衬衣和短裤都熨出了棱线,仿佛回到了1944年他为盟军诺曼底登陆提供天气信息的时候。

7月12日到13日,来华观摩的气象学家,在黄河沿岸的两组四个气象学家火速撤退了,而斯塔格表示想去黄河附近看看,就和涂长旺一起飞来了。

涂长旺:“逆流前进的不只有我们两个。”

斯塔格:“我看到了。是军队。”

……

斯塔格看到的是20军58师173团,奉命在此加固黄河大堤。郑州附近的花园口是整个黄河大堤最危险的部位,但巩义这里的河段也是地上悬河。一根根的钢筋插入地下,搭起框架之后,173团战士和附近的民兵扛着装满土的麻袋,填实钢筋搭起的框架。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